爱的实践不仅是对实践对象的评介,也是对自己品性、能力、判断和创造力的评介

F2、试论放于利而行(重新校正,完整版)

分期行情 2023-06-16 浏览(19245)
- N +

文章目录[+]

《论语》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原来意思是指“如果依据个人的利益去做事,会招致很多怨恨”, 然本文不是这样理解的。
而是对“放于利而行”,有说法“放”意思被数百年前的古人带歪了。朱熹把“放”片面曲解成“放弃”;而其实还有另一层“放纵”的意思。
我是主要从这个层面试论“放于利而行”, 由中华易文化体系模糊思维的角度理解,完成解释以抛砖引玉。
       我认为“放于利而行”, 其中“放”与本观点相关因此理解的关键,主要有“放纵”和“放弃”的阴阳二种含义。根据我处理模糊思维问题的线段模式(理论知识),先把“放纵”定位确定在左端(理论辩证)点,“放弃”同理放在右端点。
然后我们把理论立场着眼于中点,用心思系统思考二者之间阴阳的双向动态因果易变关系。
其中道理于是人们会觉得豁然开朗,变得十分通透且淸楚明白了。
利是什么?
作为东方智慧文明主要特征的模糊思维术语,“利”有多种意思的相关表达。
它既可指利益的利,又可指趋利避害利害关系的利(还有例如利用等各种解释)。
仅就这二种意思理解人们“放于利而行”的道理,结论可以说是的肯定,也可以说非的否定。任何人可以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像哲学唯物和唯心论之争。存在立场或观点等许许多多变数的影响与作用。
若理论文化水平没有达到合格标准,事实证明争个几百上千年都属正常。
道理还像我们自己通常说中华民族,至少有五千年以上智慧文明的文化历史。
许多人都说易经是我们民族智慧的本源,正经学问博大精深高深莫测。因此追根溯源,当知我们的传承是易文化体系。
结果因为执政党信仰、坚持唯物论,导致中国以唯物论哲学,取得上层建筑领域学术界主流的主导地位。
错误地“战胜”了易经,及其传承与发展了数千年,易文化体系的中华智慧文明和文化历史。
结论应该是是的肯定呢还是非的否定?我的结论是非的否定!
放于利而行的观点,站在线段模式中点的中正立场上来分析,观点是中性的没有是非对错可以辩证结论。
但我们若与左阴右阳二个极端点在模式中标明“左放纵、右放弃”的内容充实确定。
再来结合人类由原始、野蛮到将来、文明的有意识生存发展史和理想、现实间大系统辩证。
那么我们就很容易发现、理解和知道太极文化的上乘道理了。
我们每个人遵循“放于利而行”观点的原则,是毫无疑问应该完全肯定的。
但是如何处理每个人在坚持相同观点的原则基础上,人与人之间社会生活的矛盾问题呢?
若人人放纵而坚持放于利而行的原则,人类社会将会是趋向智慧文明的先进、科学理想目标呢,还是反之背道而驰?
由此而论“右端放弃”,与智慧文明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趋势的方向一致。
好像不仅与君子类意识和说辞,而且还与执政党追求和坚持的奋斗精神、理想、目的和目标也完全吻合。
毛泽东等老一辈共产党人不仅放弃了个人的利益,甚至以生命为代价、不惜牺牲也要为拯救中华民族努力奋斗。
但我要向人们提一个结合现实的问题,自古至今直正不折不扣的君子或共产党人能有多少?
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理论和实践阴阳和合(此地意指言行一致或知行合一,反之则是口是心非的阴阳失调,或者哲学术语的矛盾只能对立不能统一)联系和统一问题也圆满解决了。
不管人们对“放于利而行”的观点,怎样理解、如何解释,是否口是心非还是知行合一。这个观点都可以为所有(包括强盗或大恶之)人提供理论依据。
但对社会来说。只要在实践方面过中点向右偏移一点点,就是朝着智慧文明的理想目标在前进,是正义的革命的进步的;
反之若背道而驰,相左偏移一点则是倒退,是邪恶的落后的反动的。
大概意思是指前者坚持光明,后者趋向黑暗的二种阴阳立场。及截然相反的不同观点。
道理成立与否及我们该如何辩证判定,作出有意识选择后的准确结论理应属于社会共识毋庸置疑。
根据线段模式揭示,模糊思维上品理解的太极文化正经之道,对于左阴右阳二个极点,用线段明显显示。
並配上左“放纵”右“放弃”的阴阳二仪文字点明。然后在二点之间用水平线联系。
基本的简单道理,意思我们用易学术典型取证,范例用词典知识支持证明。
即采用将词典内所有单词,全部精准填实的抽象经验法。
从中能夠理解(和弄明白)的所有道理,作为理论基础。
实际上不仅完整阐明了,自古以来人们对模糊思维的知识和理解,水平和能力欠缺,因此有些类似糊塗思维“只能意会极难言传”问题;
且通过下档精确思维术法的典型应用精准解释,首先为人们弄清楚下档、低级水平的精确思维术法得,到精准体验。先经历多次体验而积累经验。
然后以此类经验为基础,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理解上档高级的模糊思维,为什么需要进步与发展、及其发展后意义和价值是什么的准确道理了。
上档模糊思维思想意识和拓展成功,高级结论最简单、基本道理是:例如词典知识,以概念(所)内容的一个单词知识系统,数量越来越多而发展到一定程度。
人们感觉到精确思维的精准办法处理,至少有点复杂化而不太容易方便处理。
于是有人思想出了一个比较简单、方便、容易处理的办法。
即例如把词典内容(知识系统),随机分成十分(大意如此)。然后以十分法完成了模糊化概略处理。
就像教育界常用的5分制、100分制和60分及格的升降级制。
都属于模糊思维场合信息模糊化到数字化办法,同类易变、应用到触类旁通的深化与发展。
基本道理简单如此。而十分法原理的出处或源头,就是易经。
易经一开篇就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一切归十方”。
及以后中华民族在易文化体系内,用心中有数或无数意思表达。
例如,你做某事有几分把握?……最终“十分圆满”等等说辞,就是模糊思维信息的大系统发散。
而迄今以边缘科学意识的概率论、决策论等等,就是整个人类现在模糊思维场合,科学结论及其意义和价值的充分体现。
这以后也为我阐明理学科学道理,如何知识、理解和结论,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是后话。
现在该说的模糊思维准确和科学道理,因为全球还未达到如此水平,缺乏专业知识的理解基础或根据。自然仍然是无法弄懂的深奥道理了。
例如哲学,虽然所谓的专家,把学说吹嘘得如何高大上,是最高档次的智慧学问;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同是西方迄今代表最高水平,边缘科学各个学说的创立者,没有把有数几个概率论、决策论、系统工程论、信息论等等,自觉自愿地有意识归属于哲学。
而是别出心裁地以边缘科学概而括之。
哲学在西方学术界的影响力与地位也由此可见一斑。
边缘科学的若干内容,将以后被我收编在理学科学内。
理学科学的主体是易经,由易学术法数字化信息(参见以后会发表的B1文补充部份“⊙2.y、易经术法数字化信息” 一文内容);
和由此传承发展到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相关学说及孙子兵法,并构成对模糊思维层面更高级别科学结论的坚实证据(达实根据)。
真正理论科学的抽象意义和科学价值,在此阶段才得充分展现。
之前,就是假设(如我的)理学基础科学理论成功,也只能合理得出智慧学问初创成功的准确结论。
哲学则根本入不了智慧学问的门,实际是名落孙山、不合格的准学问而已。
谈论科学结论的意义价值实在尚早。现在仅处理与本文理论水平接近的基础问题。
当我们在线段模式(相关解说参见“施氏猜想……”),处理模糊思维场合的基础理论问题时,先结合十分法的知识和理解,把线段模式连二端在内各分解成中间由点表明的十个等份。
从中获得(信息十分法)模糊思维处理经验;再进一步理解而形式上不断简化。
办法是,首先以线段之间任意设置一个动态的理论辩证点,由点把线段一分为二。代入易经太极化抽象内容的阴阳二仪信息。
即“点”向左划分区域,“左线段”正解为阴一仪信息区域;向右(同理)规定为阳一仪显示区域。
配合左端以昨天(过去等)阴一仪及时间概念联系,和相关对线段模式解说(下同故略)的-A系列内容;
右端以阳一仪及明天(将来)A系列内容;中间理论辩证点以今天(目前等)时间和场景信息实现大系统联系,切实全息化“阴阳和合”。
如此作为易(理)学术法类理论知识,拓展成功的地道实在根据,才可以开始处理人们迄今尚无知识和理解的,模糊思维相对基础的理论问题了。
从线段左端阴一仪起始点,开始到线段理论随机辩证的1“点”止,我们可以理解为阴一仪定数的精准辨证(或质变临界)点。
向左即为阴一仪,剩下部分(向右)即为变数的阳一仪信息规范显示区域。
这就是最基础模糊思维知识和理解的术法模式理性知识。
是太极信息场抽象理念,和圆满内容上乘道理阴阳和合,模糊思维层面的经典术法(理解和应用)典范证明。
中间作为左右区别,辩证分别的这一点,无论怎样动态的变化,总是显示出阴阳辩别的质变临界点信息。
将“一个系列”以左阴右阳分而为二合而为一,是对“太极生两仪”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双向易变关系最简单,却又最精准的理解到解析成功。
如此再结合教育学经验常识的教师批改作业和打分例证。100分和十分法原理相同。
尤其是批改语文类作文的打分实际,更是凭据教师的日常处理,类似问题的经历和经验,只能凭据模糊思维场合(信息模糊化处理)办法,做到相对精准。
但实际上不同处理的打分结果有所差异,属正常现象。
对模糊思维层面不同水平、质量的知识和理解,可参照从低级到高级顺序排列。
低级像象棋或麻将尤其围棋类;
中级像军事学到经济学、政治学等;
高级直至(理论和实践关联最密切的)边缘科学类专业知识和理解。
能夠称之为智慧学问的一切科学成果,都可以从中觉悟到模糊思维的上品到上乘道理。
以这些最高水平的知识和理解为基础,最后人类才能真正意识到、然后进入以我用阳一仪理学科学,阴一仪实学科学的阴阳和合。
由二仪合而为一最终概括抽象成登峰造极的、太极智慧学问大一统(合成)成功的华学科学。
所有道理请参见正文(“易学正解人类一切思维问题——用图解术易解哲学”一文)已成和计划创作成功的论著。
现在我们再根据上述阐明的模糊思维场合,怎样知识、理解而深化发展,不断提升理论文化的水平和质量。
通过深入浅出,厚积薄发的易学上乘理解办法,所无中生有创造出来,专业处理模糊思维问题的术法类知识。
以此知识是地道实在(区别似是而非心口不一)作为根据,因此处理“放于利而行”观点,迄今一知半解问题。
就完全符合易理而变得十分方便容易、精准可靠了。
左放“纵”右放“弃”,以左阴右阳一分为二(二仪、二大类),配合已经充分作好了理论准备一切铺垫。即前述的所有说法术法道法论法,由此可知:
其一、从原始时期根据自然之道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残酷自然法则检验。
人为了趋利避害,及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的物质成果之利。
无论是从基础、原始的立场上,辩证和确定理论原则基础,展现人与自然世界的生活矛盾,思辩“放于利而行”的观点。自古至今理论上包括任何个人。
就是如何放纵而不知道收敛,都是符合原则,因此可以得出正确的肯定结论合理成立;
其二、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生活矛盾问题时,原先单纯处理人与自然世界生活矛盾关系的道理和结论,已经不适合处理这类问题了。
我们必须知道,任何知识和理解都是有极有限的,要有“场”的理念规范和场合与否、场内和场外辩证区别的正解能力。
场合内能夠作出场内合理的正确、准确或科学的阳一仪肯定结论;
肯定与场外不合理的正确、准确、科学的阴一仪否定结论。
阴阳和合的分而为二、合而为一,才能构成对结论的上品理论知识。
迄今以哲学为代表的整个人类,都没有能力意识到这类问题。
用我们中华易文化体系的术语说,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故断言哲学是智慧学问,纯属信口开河的谬论。
另外,哲学只有坚持原则、真理或正确结论意识的信息反馈,也证明其理论水平和质量,实在低级、落后到令人觉得不堪。
从这一理论模式中用经验可知:
无论是模糊思维的信息数字化十分法处理,还是回归精确思维法的事无巨细精准经验。
你只要精准落实到每一个点。站在场合的立场上,阐述“放于利而行”的观点。
就是n亿人写成n篇论文,终是可以作出符合原则的、合理成立的正确肯定结论的。
千万别忘了,与此必然矛盾对立统一的。除了这一点之外,其余信息区域,有场外阴一仪否定信息系统关联的实在事实;
其三、由此可知。阳一仪原则、肯定类正确结论,对每一个个人而言没有问题可言;
然而对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社会生活矛盾问题呢?
怎样理解和合理处理,此正确与彼正确结论的矛盾对立问题?
这同时证明了哲学的理论意识是十分低级,相当原始与落后的。
处理正确结论原则间的矛盾对立,就必须抽象升华为准确结论的准则意识。这才是趋向理论成熟化进步与发展的关键。
明白了上述比较系统的道理之后,所有智慧学问专业的学术界精英,已经能夠很容易理解和明白系统道理。
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文明,阴阳和合地不断文明进步、系统发展,怎样处理放于利而行观点,理论和实践对立统一问题?
站在今天时间概念和阴阳不辨的立场。当知向左归根结蒂溯源,而追究放纵正解的观点,无疑是回归原始落后因此是反动的。
人对利的追求所付诸行为落实,绝对不能放纵而必须有所收敛。这已经成为社会智慧文明的文化水平度量标准。
亦就是通常所说精神文明层面,普遍道德水准的自觉自律,以平衡协调人与人之间追求利益矛盾关系:
或趋利避害无可非议的生活原则;但必须服从人与人之间社会生活矛盾的大局准则。
为了每一个人公正公平地获得利益最大化,绝对不能无限止放纵,而只能选择有条件放弃一部份利益。
才能使社会和谐协调共同发展,直至进入理想大同世界的法制社会根本所在。
由此可知对放纵还是放弃,采用二极论和线段模式处理理论问题。
社会现实是围绕在线段中间(理论或理解核心)这个中正辨证点,绝大多数人都集中在中点有限扩展的一个区域内。
人人都在为了自已的利益而努力奋斗,这就是事实或真想。
任何社会政治集团,都在用政治手段或法律法规办法,平衡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活矛盾。
这是属于政治学智慧学问所要研究解决的场内问题;而不属于理学科学场合研究和处理的问题。
对理学科学意义,充分体现的基础价值之一,顺便是为哲学唯心论正名。並指导哲学发展成熟,升华成真正意义的智慧学问。
然后被理学收编于“麾下”,同诸子百家等共同构成理学科学的圆满内容。
以《孙子兵法》为主体,广泛联系与结合易经形而上学抽象理性思维所有成果。
围绕胜算论理论思想、意识,和所有方式方法,先进行大系统联系和信息全息化阴阳和合。
最终由如何正解人类科学化决策问题,达到有道合理的理觉文化有意识科学化生存发展成功目的。
至此理学科学宏观世界的抽象战略性科学决策意义,以(哲学术语解说)规律必然的基础价值不断体现,成为支持与证明太极文化抽象大一统成功,科学结论能否合理成立,是最充分、可靠的大系统理由和根据。
存在的即是合理的。诚如唯心论哲学阐明的道理一般。
理论“放于利而行”观点怎样正解成功,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至少必须进入模糊思维的合格(资格标准)认证。
且从低级水平的正确、原则意识,至少进入到专业的准确思辩意识之后,才有可能得到上品正解的专业理论结果;
否则只是一厢情愿的空想甚至妄想而已。
于是有孔子“放于利而行,多怨”观点问世后,警醒世人注意人人坚持放纵的立场,必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社会生活,不可调和的逻辑矛盾尖锐对立问题。
轻轻用“多怨”一词,所表达的模糊思维抽象信息,其涵盖内容究竟会有多少?
自古至今所有事实证明,“多怨”所导致的后果,确确实实是人类野蛮、落后的万恶之源;
而朱熹将“放”片面理解成“放弃”的意思,其实是脱离社会现实的过于理想化解说。
同样犯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知半解的阴阳失调(理解失当)问题。
仅仅只是书生意气的纸上谈兵而已。
如何掌握放纵到放弃之间,有意识易变(知行合一)尺度和分寸问题,推动促进人类朝着智慧文明和谐社会科学化方向进步与发展。
抽象当属理学科学、具体当属政治学科学,事实还要包括人类所有智慧学问,所要研究、解决、拓展到发展成功的现实性问题。
光凭嘴上说说並不解决任何问题。
但理论的抽象意义还在于,明确地提出这类问题,为人类文明科学的进步发展指明正经方向。
因此具有前瞻性(宏观世界)战略思维,抽象揭示阐明的理论指导意义。
道理不言而喻,结论合理成立是毋庸置疑的。            
                              华中
         2023年6月1日成稿于故乡余姚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