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实践不仅是对实践对象的评介,也是对自己品性、能力、判断和创造力的评介

调整优化专业 匹配人才供需

宝妈之家 2024-09-16 浏览(13813)
- N +

文章目录[+]

原标题:调整优化专业 匹配人才供需

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要加大本科专业调整力度,推动专业优化升级。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近年来,多份文件都对高校专业设置工作作出了部署。例如,2023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高校仍需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做好“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道必答题。

服务外部社会需求

实际上,学科专业调整工作一直在进行。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指出,高等教育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以及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高低,首先体现在学科专业的结构和质量上。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深入推进,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6.6万个,较2012年新增1.7万个、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每年调整幅度将近5%。

但是,学科专业调整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供需不匹配的问题。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张炜告诉记者,时代的发展使得将学科知识体系服务于外部社会的现实需求更加迫切,这就要求高校进一步加快专业调整。

按照高等教育法及相关规定,高校的学科、专业可以而且应该进行动态调整。比如,高等教育法明确,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方案》也指出, 高校要做好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升级、换代和新建工作。

同时,高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对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调整。“高校应该明确自己的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避免陷入‘千校一面’的困境。同时,面对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高校应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风、‘一拥而上’。”张炜说。

《方案》和《通知》都提到,学生就业率是专业调整的参考因素。

目前,我国有1308所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它们在发展过程中,既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也要面向经济主战场。因此,高校要思考如何将两者结合,并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符合其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张炜及其团队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协同发展”的课题调研中发现,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与当地急需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匹配度还有待提高。因此,省级有关行业部门应适时发布区域重点产业和行业人才需求,报送本地急需紧缺以及就业率低的专业清单,为属地高校优化专业结构提供参考。

科学合理调整专业

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张华表示,高校应该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需求,大力推进“四新”建设,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能源等战略急需和未来新兴领域布局相关专业。

具体来说,高校要结合学科优势,着力打造高水平的专业和专业集群。高校应坚持以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发展的人才需求为指引,通过“智能+”“特色+”等方式,推动传统专业升级改造;以“四新”建设的理念推进新专业建设,提升专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张华所在的北京交通大学,立足交通特色优势,开设智能运输工程专业,成为全国首家开设该专业的高校。

教育部要求,从2023年起高校申报增设专业时要进行预申报,第二年方可正式申报,高校应该对拟增设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调研论证。

这就要求高校在新增和改造现有专业的同时,需要做充足准备,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张华强调,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为整个培养过程提供了顶层规划与基本遵循。

“我们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坚持三个‘对接’,即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接经济社会与行业发展人才需求,对接学校发展定位。”张华说。

专业不仅要新增,要优化,也要能撤销。“这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有利于高校优化资源配置,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更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专业上。”张华说。进行综合考虑后,高校要有序撤销与国家发展需要、与学校发展定位不匹配的专业。

张华还提醒,要理性对待专业冷热不均的现象,保持专业发展定力,完善新兴专业、基础学科专业扶持机制。对国家需要的“冷门”专业,依然要加大支持力度,同时推动专业的升级改造,通过学科交叉、科教融汇、产学融合,强化专业建设,提升专业服务经济社会能力。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高校如何真正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

张炜指出,高校应该切实贯彻《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实际上,按照社会发展需求,我们应该每隔5年就更新15%到20%的专业,并且要将这种调整过程制度化、常态化,成为一种硬性规定。”他表示,这里的“专业更新”,不仅仅是专业名字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对专业内容、体系和结构的优化升级。

“避免教师多年来用同一本教材、同一套PPT授课,向学生传授过时的知识。”张华告诉记者,为了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学校要具备专业调整的前瞻性和灵活性。

“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冲击下,行业产业技术迭代加快,学科融通加深,创新周期缩短。”张华表示,高校需主动适应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建立灵活的专业调整机制,构建与行业发展同步的专业和课程内容。同时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要长远布局,不仅要关注当前的热门专业,更要通过开展科技前沿研究、加强国际交流等方式来预测未来的人才需求趋势,提前布局新兴领域和前沿技术相关专业。

加强与行业对接也是高校专业改革调整中的重要一环。张炜认为,高校应该与产业建立更为紧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教育机制和产学研合作机制。高校要和产业协同育人,共同开展专业改革,更新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此外,教育评价体系是指挥棒,在专业调整和优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张炜表示,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过程中,要支持各个高校在自己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上开展建设,切实建立和落实分类评价,实现分类发展、特色发展。

“更多的高校,都应该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去响应经济变革对人才供给需求的变化。”张炜说,要让不同的高校沿着不同的赛道进行内涵式发展,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机匹配。

(记者 张盖伦)

(责编:郝孟佳、李�P)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