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实践不仅是对实践对象的评介,也是对自己品性、能力、判断和创造力的评介

涌金楼丨增长贡献全国居首!浙江外贸成了“黑马”

周刊焦点 2024-01-29 浏览(32906)
- N +

文章目录[+]

2023年,浙江外贸刷新多项记录。

根据杭州海关发布的数据,浙江出口占全国份额升至全国第二,进口首次跻身全国前五,外贸贡献率居全国首位。全年,浙江省进出口4.90万亿元,较上年增长4.6%;其中,出口3.57万亿元,增长3.9%;进口1.33万亿元,增长6.7%。

“过去一年,浙江顶住外需低迷、价格下跌等多重压力,优化贸易结构,稳外贸政策持续显效,展现了浙江作为外贸大省的担当和韧性,为全国出口实现正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口和出口的双双进位,正是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鲜明注脚。

如果把去年浙江外贸的增长情况画一张折线图,就能清晰看出,浙江出口不是没有波动。前两个月,浙江出口同比下降6.4%,宁波舟山港集装箱空箱率高企也一度成为“热搜”。

数据的起落中,反映出浙江外贸面临的三变:

一是大环境变了。

整体看,全球经济下行、外需不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影响、地缘政治风险等制约因素频现,浙江作为外贸大省,更是“首当其冲”。

二是市场变了。

作为长期主要出口目的地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份额出现明显回落。去年1至2月,浙江对欧盟、美国进出口额为1115.0亿元和901.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0.8%和15.6%。

三是优势产品变了。

去年1-2月,浙江机电产品出口2322.7亿元,下降3.4%,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1473.0亿元,下降10.3%。

就像一场马拉松,起跑受阻并不可怕。

从去年3月起,浙江出口规模连续位居全国第二,开始出现新的亮点——

一是新兴市场保持增长。

一季度,浙江对东盟、中东、拉美、非洲进出口同比均有显著增长,合计拉动全省外贸增速6.1个百分点。

二是“新三样”表现亮眼。

一季度,全省机电产品出口3816.3亿元,同比增长8.1%,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5.7%。其中,“新三样产品”(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合计出口414.2亿元,同比增长46.2%。

“出口的‘先抑后扬’,恰恰体现了浙江外贸的韧性。”杭州海关统计分析处处长王杨分析。

三是民营企业数量达到新高。

去年,浙江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首次突破十万家,其中有出口实绩的首超9万家,居全国首位。全国每五家民营出口企业中,就有一家是浙江企业。

看进口,首次跻身全国前五的浙江,成绩同样来之不易。

“相对于出口,进口并非浙江的强项。要实现高水平开放,必须把短板补上。”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说,补短板,不是“补数据”,而是通过进口,补上浙江高质量发展中的必需品。

2023年,浙江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26.8%,对全省进口值增长贡献率达63.3%。

大宗商品以工业中间品为主,浙江是资源小省,大宗商品大量增加,说明浙企的产能在持续释放。

此外,浙江消费回暖在拉动进口。

以一季度为例,全省消费品进口318.8亿元,同比增长23.2%。其中乘用车、食用植物油、肉类同比分别增加1.3倍、3.5倍和77.0%。

2023年,浙江机电产品、消费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均远超全国平均增速。

“在外贸发展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浙江出口、进口双进位的成绩得来不易。”王杨分析,这充分显示了浙江外贸韧性强、活力足、潜力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