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碗面,让我们记住了食物的本原,也让我们满足了对食物的丰富想象,更体现了做面人的坚守。用一碗面,结束一天的奔忙。用一碗面,叙述一城风雅。万般滋味,才下舌尖,又上心间。
印象中在苏州吃面,就是一种风雅之事。店铺无一例外都是宽尺余的厚重长板凳,坐下来桌上都是小碟小盅青花瓷装着的袖珍调料,蕴含着苏式美学。
尝过评分很高的“琼林阁”,吃过苏州本地人最爱的“老横泾面馆”,更是在清朝传下来的“南浔三宝馆”蹭吃蹭喝。烟火人间,苏州人的精致,都在一碗面里。
在“琼林阁”店堂,抬眼一扫,简直震撼。雕花窗棱与宣纸折扇式拉长的白纸黑字面种互为辉映,瞧:紧汤、宽汤、免青、重青、红汤、白汤、热拌、冷拌……面种明目之繁多,简直让人眼花缭乱。折扇式的横幅有一种展轴看古代书画的无尽绵延感。再看价格表上长长几排的浇头:苏式焖肉面、三虾面、苏式爆鳝面、金汤黄鱼面、鸡汁大排面、醩油鱼片面、清炒蟹粉面、秃黄油、蟹粉蹄筋面……选择困难症吃个面估计也得崩溃。
苏州面讲究的就是浇头。“琼林阁”的一碗“三虾面”,所谓的三虾指的是虾仁、虾籽和虾脑。盛在高高的温润青盏里,颗颗虾仁晶莹剔透,带着迷人的嫩粉色,虾籽如繁星点点,是江南的精致格调;根根细面三折于点点酱色的宽汤中(我喜欢宽汤,很多人吃三虾面更喜欢甩干,享受黏糊的甜咸鲜),葱花点翠,将盏中的三虾慢拨于碗中,就成了一幅色泽明快的画,简直不忍搅拌。面条吸收了高汤的精华,香而劲道,不粘不腻,虾脑紧实,虾仁Q弹嫩滑,滋味甘洌,再伴着虾籽的点点咸鲜,简直是口腔、舌尖、味蕾的曼妙幸福。
老话说“唱戏靠腔,下面靠汤”,所以汤被誉为“面的灵魂”。苏帮面的汤分为红汤和白汤,红汤要色如琥珀,清而不油;白汤更是要求一清见底,不见浑浊,不得加水。那天看着见底儿的碗(汤也一口不剩了),还想再点一份其他浇头尝尝,无奈肚子滚滚,只能望浇头兴叹。此时真巴望长个武松式的胃。吃,在江南是一件风韵雅事。
“老横泾面馆”的“原汤苏式焖肉面”,原汤简直是焖肉面的灵魂,整齐的细面一折两折三折后铺于酱赤色的汤中,私以为暗含着吴侬软语的平平仄仄,汤面里带着韵脚飘着浓香,一块冰镇过的肥瘦兼得的焖肉铺于三角形青花瓷碟中。那天我还点了一个大肉浇头(原来就是红烧肉)一起盛于深茶色的方格木盘子中,将焖肉浸于面底,尝了一口汤,醇厚丰富,清吃了一口面,油润馥郁,再吃焖肉,哎呀,入口一抿就化了,果然是苏州的传统浇头!
近日读“洪爱珠”的《老派少女的购物路线》,同样是吃面,只不过她写的是伴她三十年的“切仔面”。从一碗面写到家族的兴衰,再写到面店老板对职业操守的坚持以及吃面识人。
外公在世时儿孙满堂,几十号人浩浩荡荡开车去吃切仔面的热闹场面,外公回答老板娘“拢切来”的势如降旨,三层肉、瘦肉、嘴边肉、猪皮、脆骨、猪心、猪肝、猪舌、肝连、大肠、生肠……一猪到底,简直从鼻子吃到了尾巴,全家人对不同部位的喜好也在她的笔下充满了温情与回忆。
我们重庆也有让人走出家乡就格外想念的“麻辣小面”,那麻得地道、辣得彻底的,是胃的欢腾,是家乡的记忆,也是重庆人耿直性格的淋漓尽致体现。而麻辣姜蒜比例的不同更是每家每户口味的家族基因,独属于家的味道!
一碗面,让我们记住了食物的本原,也满足了我们对食物的丰富想象,更体现了做面人的坚守。用一碗面,结束一天的奔忙。用一碗面,叙述一城风雅。万般滋味,才下舌尖,又上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