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因为我是施工单位出身,之前一直会用施工单位的思想来计算房价成本,其实是错误的。
目前容积率1.6-2.0左右的住宅,建造成本,结构建筑安装绿化几项加起来大概2000-3000一平方(楼面价),商品房因为现在必须精装才能交付,装修档次不一样所以差距较大但是基本上也是从1200-3000一平方的幅度变化,3000一平方以上不算普通精装住宅了,而是低容积的高档住宅,跟普通人没什么关系。
我说的这个是实际房产商的建造成本,也就是房产甲方付给我们的钱,实际上还需要加上他们的财务成本,按10个点算,基本上一个精装住宅的建造成本就是3500-6500范围内,当然对房产甲方来说,还有个最大的成本,买地成本,根据买地时候的楼面价,加上上述的建造成本,加上销售期的财务成本,营销成本就构成了全部的开发成本。
所以理论上一个三线城市的商品住宅,价格低于1W基本上算是开发成本了(土地价格按4000-5000楼面价算。)
但是目前,连我在的宁波,强二线城市或有叫新一线城市的近郊,很多房价已经跌破了开发成本。
最近,我亲戚的一个小区,一个好楼层,好户型的次新房二手房成交价9800块,这个小区当时是17年开盘,19年底竣工交付。17年还是在房价起飞之前,所以当时是按1.6万左右的价格基本卖完的,22年3月的最高点二手房有4个交易记录,房价2.4到2.5万一平不等,最新交易就是今年3月的一次交易记录,9800元一平。
所有住户都在骂这个卖房的业主,那是真破防了,因为过年的时候,挂牌的价格还是一批1.6-2万不等的,当然仍然有挂牌2.3-2.5的一看挂牌时间都是22年甚至21年年底的,我亲戚本身自住,也没有出售的需求,因此聊起来就是至少还没跌破买入价,但是还没过去一个月,直接来了一个暴击。
二手房价的搞笑点在于,买房人和卖放入的心理预期,非常容易受到个别成交案例的影响,比如房价飞涨时,只要有一套明显高于所谓市场价的成交价,那么所有卖房业主的心里预期自动匹配这个最高成交价,但是在房价下行时,买房人的心理预期,就会自动匹配个案的最低成交价。
所以所谓炒房,其实就是炒预期,大家预期房价都会涨,买方也会自动去匹配最高成交价,大家预期房价会跌时,最低成交价会不断刷新。因为只要有一套低价成交,第二套类似户型的成交价格,必定是低于第一套成交价的。
所以很多人说救房市才能救经济,搞错了因果循环,而是救经济后,才能提高预期救房价。
现在楼市已经不是卖方市场,而是买方市场,存量房源数量原多于需求量。